警方打击贷款类电诈:净化网络金融环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贷款类电诈犯罪案件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贷款类电诈犯罪手法千变万化,犯罪分子利用社交软件、借贷平台等手段,通过声称“专家讲解”,“内部人员操作”等方式,骗取大量群众的钱财。近日,警方加大力度打击贷款类电诈犯罪,以净化网络金融环境、维护公平交易为目标。

据警方介绍,以贷款类电诈为代表的网络诈骗一般分为三个环节:诱骗、威胁、欺骗。犯罪分子采用的手段与手法伎俩层出不穷,如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网络借款公司相关人员等身份进行讹诈,宣传所谓的“保障”,“低息”,“高利息”等信息,以吸引受害人。

贷款类电诈犯罪组织常常采用高压、威胁等手段迫使被害人支付所谓的“罚款”、“保证金”,“手续费”等贷款费用。 有时,他们找到“黑色中介”,让受害人先支付一定比例的贷款,然后根本没有贷款的情况下卷钱跑路。面对如此可恶的犯罪行径,警方不但加强了对其犯罪嫌疑人的侦查打击力度,同时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便更好地加强广大市民的防范意识。

警方强调,打击贷款类电诈不能仅仅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媒体等多方合力。应加强企业管理,增强风险意识、引导金融创新。同时,借助新型技术加强风险监管,探索金融创新、政策推进等多种形式的保障手段,提高贷款类电诈犯罪的预防和打击手段。另外,还应该建立更为完善的信息登记制度,对涉及网络借贷等业务的各方进行实名登记,从源头上防止贷款类电诈犯罪的产生。

警方打击贷款类电诈

警方指出,打击贷款类电诈犯罪需要大力弘扬科技创新,使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介入网络和公安技术防范,追踪确认信息来源,归纳得出被害人唯一的准确信息,以确保警方依法打击犯罪,确保全社会的金融安全。

在加大打击贷款类电诈犯罪的同时,警方也呼吁广大市民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接触到贷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核实对方身份,谨慎判断所谓费用等贷款手续是否真实存在等,避免被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作为一项社会治理工作,警方打击贷款类电诈犯罪已经不是一项孤军奋战的工作。人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维护网络金融的安全。广大市民也要做到知识精准、理性消费、勤加思考,不轻易相信以高额利益诱骗的铺天盖地广告,识别并避开网络诈骗维续案件,才能共同维护网络金融安全和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