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国知名农业科技高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农、林、工、管、文、法为主干学科,农业科技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教育部与陕西省政府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于1934年,前身是国立北平农业专门学校,先后隶属于国民政府、西北行署和陕甘宁边区政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回归中央管理,1952年易名为西北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2000年更为现名。
学科建设和科研实力
学校涵盖农学、林学、畜牧学、水土保持、食品科学技术、动物医学、草业科学等七大学科门类,36个本科专业,其中9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重点学科有植物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畜牧与兽医科学、作物学、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态学、机械电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
学校拥有西部资源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荒漠化综合治理与草地生态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现代育种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等29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学校在农业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新品种选育贡献突出,小麦新品种“西安农艺891”连续20年在陕西省占小麦总种植面积的70%以上。油菜新品种“亚洲5号”连续10年在陕西省占油菜种植面积的50%以上。着名的黄水稻项目,也是学校师生在粮食生产方面做出的优秀贡献。该项目选育出新的水稻品种,每亩新增收益达到100多元,取得了重要的经济社会效益。
师资力量
学校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拥有两院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8人,全国优秀教师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2人。此外,还有一大批“长江学者”、全国农村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群体成员等。
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
学校注重产学研结合和人才培养,秉持“贡献于产业发展,服务于当地经济”的理念,致力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和科技成果。学校毕业生已成为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各大知名企业的中坚力量。
学校将自身的科技优势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深入挖掘农业、水利、林业等领域的重大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咨询服务。学校参与国家和地方政府、企业等品牌项目的研发、咨询和技术引进等工作,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校园文化和风景
学校坐落在中国历史名城——杨凌示范区,占地面积3800余亩,树木葱茏、鸟语花香。学校有着丰富的校园文化和建筑风格,匠心独具的陕西特色园林式校园布局,西北农业文化博物馆馆藏丰富,展现了西北农耕文明和历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农、林、工、管、文、法为主干学科,农业科技为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未来,学校将继续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发扬农业科技精神,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加优秀的贡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位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的综合性农业大学。学校成立于1934年,历经近90年的办学历程,在农林、生物、环境、食品等相关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学校历史与传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起源于1934年创办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是当时国内乃至世界上知名的农学专科学校之一。1985年,学校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单位;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0年,学校被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大学之一,同年升格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7年,学校成为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
学科建设与特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设有22个学院,涵盖理、工、农、管、文、法、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农学、生物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其中农学学科高校全球排名第28位。学校还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优势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科)等多项荣誉和优势。
师资队伍与科研实力
学校现有教职工3,958人,其中专职教师2,455人,教授746人,博士生导师392人。学校还有多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科研平台,如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物产业技术体系、农业农村部玉米深加工重点实验室等。近年来,学校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文化领域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教学及社会服务
学校注重教育教学的品质和反响,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学校设有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教育,涵盖工、农、管、文、法、艺术等多个领域。学校积极参与国家级和省级科技支撑计划和农村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学校将继续发扬传统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坚定不移走中西部办特色农业大学的道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位于中国西安市高新区,创建于1934年,是一所综合性农林大学,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院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3820余亩,拥有两个校区,分别为新校区和老校区。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资产总值超过50亿元。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一流的农林科技优势学科,其中包括有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农业资源利用、森林资源保护等。此外,学校还积极推动交叉学科建设,开展了生态环境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新型交叉学科。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36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科研成果
近年来,学校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学校曾成功培育出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小麦新品种“陇面丰9号”和新疆油菜新品种“新油401”,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显著,众多科研项目实现了产学研深度合作。
国际化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教育与科研交流方面积极开展多项合作项目。学校拥有国际师资团队,与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所高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主动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合作,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培养、教育交流、合作研究。
校园文化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有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和活动,如宣传文艺、科技竞赛、志愿服务等,为学生提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平台。此外,学校还关注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塑造了独具西农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总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农林大学,拥有一流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实力,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与科研交流,同时注重校园文化的培育。未来,学校将继续努力创新,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