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十月初一,民间有“十月一送寒衣”的说法。而寒衣节的到来,提醒着我们天气渐寒,该为过冬做准备了。
每到寒衣节的到来,家家户户都会焚烧纸衣、纸钱,以此纪念先人,这个简单而庄重的仪式,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的一种温馨准备。
那么,寒衣节祭祖有什么讲究和忌讳?什么时间烧纸最好,在哪里烧纸?
一、寒衣节5个习俗不能忘
寒衣节,一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又名“十月朝”、十月三、千秋节、亡人节等,是祭祀祖先、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拥有近千年的历史,并与清明节、冬至、腊八节一同被誉为四大传统祭祀节日。
寒衣节的起源可追溯至周朝,据《礼记·月令》记载,当时已有十月初一“授衣”的讲究,意在提醒人们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应及时添衣保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在北宋时期逐渐演变为了民间纪念祖先、为逝去亲人送寒衣的特定节日。
在古人看来,人死为鬼,祖宗的“阴”就在地上。如果不祭扫祖先,就会导致祖先的“阴”长时间滞留地上,成为孤魂野鬼。而人们为了不让孤魂野鬼打扰到自己,便想尽办法让他们得到形式上的安慰,于是就有了烧寒衣的习俗。此外,寒衣节还与“孟姜女送寒衣”的美丽传说紧密相连。
寒衣节处在秋冬交汇之际,人们送走了丰收之季,紧接着进入寒冷的冬季。此时,祖先已经“归天”,进入阴间。为了让先人免受寒冷之苦,同时也为了提醒后人要注意保暖,人们便通过烧寒衣的方式来表达哀思与敬意。
而如今,寒衣节更是衍生出了诸多讲究,特别是以下5种习俗,一定要牢记。
1、洗尘
每到寒衣节当天,我国部分地区有“扫地”、“洗浴”的说法,这不仅是对个人身心的净化,更是对古老信仰的一种传承。
人们相信,通过洗去身上的污秽,能够驱散身边的邪气与不祥,为自己和家人迎来一份安宁与吉祥。
2、吃饺子、赤豆羹
饺子,以其独特的形状与丰富的寓意,成为了寒衣节的必备美食。它不仅象征着财源广进、生活富足,更寓意着家人团聚、和睦相处。
而赤豆羹,则以其香甜的口感与驱寒保暖的功效,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又一佳选。它不仅满足了味蕾的享受,更寄托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深祝福。
3、修坟
在寒衣节这一天,人们会为祖先的坟墓进行修缮,以表达对祖先的尊重与感激。同时,修坟也被认为是一种抵挡恶鬼、保佑平安的方式,为家人带来一份安心与宁静。
4、授衣
给亲人授衣,则是寒衣节最为温馨的一幕。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御寒衣物,送给家中的亲人,如父母、儿女等。
这不仅是对亲人的一种物质关怀,更是一种吉利的象征。
5、开炉
在寒衣节这一天,人们会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试着生火取暖,已做好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
二、凶日祭祖有什么讲究?
古人在进行重大活动如搬家、婚嫁、开业等活动时,都会选择吉利的日子,为的就是平安、顺遂。
而择吉的主要工具就是“建除十二神”,它是依据北斗七星方位制定的,和干支历相呼应。今年农历十月一在“建除十二日”上刚好对应的是“凶日”,意味着这一天出门一定要小心谨慎,不然厄运就会找上门来。
那么,凶日撞上寒衣节,祭祖有什么讲究呢?
1、服装要得体
首先,不能穿红戴绿或穿着过于夸张的服饰。在寒衣节这一庄重肃穆的日子里,人们通常会选择朴素、庄重的衣服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拜。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服饰不仅与节日氛围不符,还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和不敬。
2、不踩踏路香灰和纸钱
寒衣节当天,很多人会在十字路口焚烧纸钱,以此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这些香灰和纸钱是他人缅怀先人的象征,随意踩踏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还可能因此引发不必要的纷争。
3、忌深夜独行
十月一当天忌讳夜间孤行,尤其是河边。寒衣节正值孟冬时节,天气变化剧烈,夜晚行走容易受风感冒。此外,河边湿气和潮气重,夜晚行走更易受到湿寒水汽的侵扰。而民间更是认为,夜晚的河边阴气盛,此时行走显然不太吉利。
4、忌偷吃供品
寒衣节当天,人们会为祖先供奉供品。这些供品是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偷吃供品不仅是不礼貌的行为,还可能招致祖先的不满。同时,长时间放置的供品可能沾染细菌和病菌,随意食用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在饮食上,也要避免吃不吉利的食物。如苦瓜和梨等,其谐音与苦难、离别等词相关联,与节日的团聚氛围相悖。
5、“寒衣”要烧尽
“送寒衣”是寒衣节的重要活动,但在焚烧寒衣时,一定要确保纸钱与衣物烧尽。这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与纪念,更是对公共安全的负责。未完全燃烧的纸钱和衣物容易引发火灾,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6、忌嬉笑打骂
在祭拜过程中,要保持庄重肃穆的态度,不要嬉笑怒骂。这样的日子进行娱乐活动显然不合时宜,而且过晚归家也会引起家人的思念和牵挂。古人认为逝去的祖先有灵,如果态度轻浮、嬉皮笑脸,会被视为不孝。
7、忌烧个人衣物
在寒衣节当天,应使用五色纸制作纸衣焚烧给先祖,而不是焚烧自己的衣物。这不仅违背了祭祀活动的初衷,也会对自己的运势产生不利影响,
8、别拍打他人肩膀
在寒衣节这样的传统祭祀节日里,随意拍人肩膀无疑是对他人情感的一种惊扰与不尊重。同时,祭拜结束后直接返回自己家中休息即可,不要去朋友家串门,不然也会被认为是失礼的表现。
三、什么时间烧纸?在哪里烧纸?
在寒衣节当天,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烧纸钱、送纸衣了,人们会将提前准备好的纸钱放在家门口西侧地方,为的就是让阴间的人看到纸钱所在地,故而将其带回阴间使用。
关于烧寒衣的时间,各地习俗有所不同。陕西渭北地区农村的人们普遍选择在寒衣节当天的傍晚,太阳刚落山时,在老宅门口正中央烧寒衣。这一时间选择寓意着让亡故的亲人在鬼门关打开后,趁早收到冥币和衣物,免受寒凉之苦。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清晨6点至12点烧寒衣,认为此时阳气回升,可避免活人受阴气腐蚀。当然,也有晚烧的说法,人们可以推后1至3天上坟祭祖。
至于烧寒衣的地点,若仍居住在老宅,自然是在家门口或西侧位置进行。但若老宅已不存在或已迁居别处,则可选择距家最近的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烧寒衣时,需用树枝画圈,并念叨对亡故亲人的尊称,一边烧一边念,烧完朝着原本老宅的方向磕头三次。
树枝不可带回,火灭人走,以避免火灾发生。此外,有些地区则要求在寒衣节当天去到亡故亲人的坟头或公墓前烧寒衣,这需遵照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烧寒衣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烧寒衣时要心怀敬意,不可嬉笑打闹。其次,烧完寒衣后要及时离开现场,不可逗留过久。
寒衣节烧寒衣,不仅是对亡故亲人的缅怀与纪念,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我们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以虔诚之心,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