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昆明理工大学的图书馆

我们昆明理工大学的图书馆,是我进过的最大的图书馆,也是最小的图书馆。毕竟我也没有进过别的什么图书馆。我曾经去学校对面的云南师范大学参观,在他们的图书馆门口看了一眼,觉得不怎么样,去市区的云南大学参观,在他们的图书馆门口徘徊了好一会儿,也没觉得怎么样。所以,我们昆明理工大学的图书馆,也可以说是我亲眼见过的最好的图书馆。

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进门是二楼大厅。我大三的时候旁边竟然开了个新华书店,好在我一本书都没有买过。进门需要刷卡,没卡就进不去,跟保安撒娇也不好使。进去没几米就有电子阅读机,只不过经常是坏的。我一般每次进图书馆,首先要去那里找一下最新的人民日报看一下,如果机子是坏的,我就会离开。如果机子没坏,我就会再看看上面的云南日报然后再走。看云南日报不为别的,就是想和人民日报对比一下,看它low在哪。

看完二楼,我一般就会直奔三楼。三楼有很多社会科学的书。出了楼梯往红色入口进去右转,就是马克思主义文献区。我有一段时间经常在那里看马列原著,尤其是马克思给他女朋友写的情诗,整本都看完了。三楼还有社会学的书。我们专业上社会学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发的打印的材料当教材,说目前市面上没有专门的社会学教材。我在我们图书馆三楼搜了很久,果然没有。

三楼的上一层是四楼。四楼应该是我们专业的同学最常去的。因为红色入口进去右转就是新闻传播学教材专区。那几个架子上的书我全都翻过,虽然认真看过的没有几本。我大学四年在图书馆借了不少书,最多的就是这个区域的。我们上新闻采写课的时候,老师建议我们去图书馆借一本外国人写的教材,而那本厚厚的书当时就在我桌上摆着。

四楼还有一大堆文学的历史的书,我虽然也看,但是兴趣不大。我最感兴趣的是外语书。其中当然是英语居多,小语种居少。我对外语的兴趣仅仅停留在好奇上,没有认真钻研的欲望。我往往沿着书架一本一本地翻不同语言的书,看它们的差别。有为数不多的几本已经快烂了的世界语教材,我想借但是又怕弄坏了赔不起,所以只在那趴着拍了一些照片当资料。

五楼红色入口进去左转,是美术、摄影相关图书,走到尽头有三排音乐方面的书。我曾经花了好多个晚间时间去那里坐着看。基本上每本书我都翻过,但认真看的也少。要不然我不会到去年才会编曲。我们学校那时候没有音乐专业,所以这些书应该很少有人看。五楼还有很多有趣的书,比如救生指南,电脑基础操作。其他的就是理工科的书了,我看不惯,但是也偶尔翻一两本来开开眼。

六楼往上就没什么好看的了,而且要坐电梯才能上去,如果起火了都不知道往哪跑。所以那上面的环境我不是很熟悉。还有一楼的书不外借,也没什么好看的,我也不常去。

图书馆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自习。我不喜欢去图书馆自习,但是也经常去。我们专业的学生比我们学校大多数专业的学生水平都要差一截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而我们没有。我们专业如果你不主动学习,基本上是没人逼的。所以我才有那么多的时间在图书馆瞎逛,看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书和人。

如果要问我最怀念我们大学的什么地方,那应该不是图书馆,但如果要问我怀念我们大学的哪些地方,那应该包括图书馆。因为只有去图书馆,我才能心安理得地偷闲躲懒不务正业。

——2023年5月30日

《拾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