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唐诗 | 是谁让李白慨叹“我寄愁心与明月”?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短短28个字,极言李白心中的漂泊之感与离别之恨。好友王昌龄被贬谪到偏远的龙标,也就是今天的湖南省怀化市,而被贬谪的原因竟仅仅是因为“不护细行”!王昌龄被贬官的原因不是什么重大问题,只因为在生活中不拘小节。

李白

而后,王昌龄沿用鲍照《代白头吟》中的“清如玉壶冰”一句,对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由此表示自己的光明磊落。李白听闻好友王昌龄的不幸遭遇,由此作下此诗,表示自己对好友的同情、担忧与关切。

王昌龄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以“杨花”,即柳絮,点明暮春时令,同时借风吹柳絮漫天飞扬,表达浮沉官场的漂泊无定之感。“子规”即杜鹃,叫声近似“不如归去”,借此意象抒发李白与友人王昌龄的离别之痛。次句叙事点题,用任官地“龙标”代指王昌龄,借“过五溪”表现迁谪地区之远。

明月寄相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用丰富奇特的想象,把明月当作知人情、达人意的友好使者。纵使两人相隔甚远,但每晚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愿明月能代我捎去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这便是李白此刻心中对友人真切地同情、担忧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