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势西高东低,属温带季风型气候,常住人口492万人,平顶山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原煤都,因煤而兴,因煤而起,下辖四区二市四县,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工业型城市是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但是这个城市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冷知识,这些冷知识宛如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即将开启一扇了解这座城市别样魅力的大门,让我们一同走进平顶山不为人知的奇妙世界。跟随着小编一路盘点一下平顶山的10个冷知识吧,其中有些可能平顶山人自己也不知道。
平顶山是观音文化发源地
想必观音菩萨大家都听说过,那么观音菩萨和平顶山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现在的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和平顶山市宝丰县的交界处,有一座著名的景点——香山普门禅寺。现在根据研究考证,平顶山香山寺是观音文化的发源地。在平顶山香山寺中的古碑《香山大悲菩萨传》,明确记载了佛教中的观音出生、成家、得道的经过。这个石碑是在北宋的时候立的,有宋代通议大夫蒋之奇撰文,朝廷重臣著名书法家蔡京书丹,因此,俗称“蔡京碑”。香山宝塔之下传说藏有观音菩萨的舍利骨,2011年9月23日,依照中国文联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中国观音文化之乡的有关规定,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正式命名河南省平顶山市为“中国观音文化之乡”。
平顶山香山寺大慈观音大士塔
在我们中国,千手观音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实,故事的根源就在河南平顶山的香山,换句话说,观音菩萨的“老家”在河南平顶山。现在的香山寺也和往常一样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
观音之乡
诸葛亮少年时曾在平顶山居住过
诸葛亮是山东琅琊阳都人,诸葛亮早年丧父,后来跟随即叔父诸葛玄生活,后来诸葛玄被任命为豫章太守,但是东汉末年的局势非常混乱,军队之间相互攻伐,为了躲避南部的战乱,当时诸葛玄就决定绕道河南,前往江西南昌任职。在路上走到了现在的河南叶县附近的时候,因长途跋涉诸葛亮祖上有人染病在身,不得已一行人在此暂时居住下来。继而,诸葛亮祖上病逝,遂葬于此,这一年应该是公元194年,即东汉兴平元年。之后,少年诸葛亮随其叔父诸葛玄按礼制在此庐墓。为了守墓,于是诸葛亮一家就在平顶山居住下来,并在此度过了少年的时光之后,前往南阳郡躬耕。
平顶山卫东区诸葛遗墟
现在的平顶山有非常多的诸葛亮曾经生活的足迹,在平顶山市区中也有这样一个隐藏的文化遗址——诸葛遗墟,在今天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的繁荣街附近,一个小巷中就隐藏着诸葛亮的第二故乡——诸葛遗墟,现在也是平顶山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个宜居中也有一块石碑记载了当时诸葛亮在平顶山生活的一些事迹。而平顶山的第一个煤矿矿井平煤股份二矿,原名是叫做诸葛庙矿,现在的平顶山有个诸葛庙社区,其前身就是诸葛亮的诸葛遗墟。
诸葛亮
现在平顶山市区北部的郏县的张良故里中也出现了一个石碑,就是说明了诸葛亮曾经在郏县祭拜过张良。碑文内容只有57个字:“亮携元直,建安六年春,踏贤宗。观地势不严,然清静秀逸,乃龙凤之地。拜留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吾辈叹之、敬之、效之。”这说明诸葛亮在少年时代曾经在平顶山附近生活。
白龟山水库淹没了应城古国遗址
在平顶山经常生活的人都知道平顶山有一个响亮的别名鹰城,鹰城这个名字也作为平顶山的另一个代表词出现在平顶山的大街小巷,很多人认为平顶山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城市,1957年在建市,是河南省最年轻的城市。但是平顶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点也不年轻,平顶山是古应国所在地,据出土文物邓公簋等考证,应国就在今平顶山一带。应国以鹰为图腾,且“应”“鹰”通假,1987年,古文字专家、文物考古专家建议将“鹰城”作为平顶山市别名,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采纳此建议,并将应国墓地一号墓出土的玉鹰形象作为市徽镶嵌在城市雕塑里,“鹰城”由此成为平顶山的别名。
白玉线雕鹰
白龟山水库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区西南部,原称白龟山水库,又名平西湖,始建于1958年,1966年12月5日竣工,面积约70平方千米,库容9.22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农业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人工湖泊。
平顶山白龟湖
应国是西周武王姬发四儿子创立的古国,始封之地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滍阳镇,辖境略相当于今平顶山市区及宝丰、鲁山、郏县、叶县等地,于春秋早期被郑国所灭。 古应国文明历史悠久,隐藏着我国古代方国中最神秘、深厚且具魅力的精彩与灿烂,是中华文明从传说到记载的历史见证,也是黄河长江文明的交融地。
应国墓地
白龟山水库与应国存在一定关联,应国故城位于白龟山水库的西北隅,其遗址因水库建设部分被淹没. 此外,应河从应国故城所在地滍阳岭上的应国墓地南侧蜿蜒汇入白龟湖。没想到白龟湖下边有着那么精彩的古国。
平顶山是河南省东西最狭长的城市
如果说我们看一下平顶山的地图可以发现,平顶山市区非常狭长,城市发展方向可以说是由西向东随矿走,平顶山的东西框架拉的非常长,由于在卫东区东部受到市边界的影响,平顶山选择了向西发展,向西开始建设平顶山新城区。
平顶山城区规划图
现在平顶山从东西长30公里,南北最长5公里左右,其东西跨度相当于一些大城市了,是当之无愧的河南省东西最狭长的城市。
目前平顶山市市区内没有高铁站
现在整个河南平顶山境内只有两个高铁站,一个是平顶山西站,一个是郏县站,而平顶山西站并没有在平顶山市区境内,而是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它是一个大站,也是位于郑万高铁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且平顶山西南距离平顶山的主城区的距离非常遥远,长达30多公里,可以相当于到与其他地级市的距离,但是距离宝丰县的城区非常近。许多平顶山东部的居民选择到漯河和许昌等区坐高铁。
平顶山西站
但是这种情况也逐渐得到了改善,随着平漯周高铁的开通,这条新的高铁将会为平顶山市区带来第一座高铁站——平顶山南站,而平顶山南站的开通更是方便了市区居民的出行,平顶山也可以拥有着一个直达江浙沪发达地带的高铁了。
传国之宝和氏璧可能跟平顶山有关系
和氏璧与平顶山存在一定关联,据清康熙《叶县志·荆山考》及平顶山湛河区北渡镇的传说,和氏璧出自河山北邻的荆山,此地位于平顶山市区范围内,且当地村民认为发现和氏璧的卞和是此地人. 此外,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在此置河山县,故城址在今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汴城村一带。
平顶山卞和文化节
现在在平顶山市的湛河区也有一个汴城村,当地人也相信卞和也就是发现和氏璧的人是来源于此,当地也曾举办过卞和文化节,也有传闻在卞楼村附近的荆山是和氏璧的发源地。
平顶山有河南省最深入内陆的港口
有人说平顶山虽然说是一个内陆城市,但是湛河的水道那么浅,能建港口吗?当然了湛河是肯定建不了港口的,但是不要忘了平顶山南部还有一个沙河。平顶山港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神马大道沙河大桥西侧,以沙河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港区,南侧为叶县港区,北侧为高新港区,共建有11个500吨级泊位,另建设四级航道24.5公里,设计最大通行船舶为500吨级,年吞吐能力达432万吨,目前已具备通航运营条件。
河南省内河航运规划
平顶山港是中原地区最深入内陆的港口,北临平顶山煤炭、砂石等主要矿区,南依中国尼龙城和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建成投用后可充分发挥枢纽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市及中西部省份货运资源向东部转移,对于完善河南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现代化枢纽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平顶山港出发的货船经漯河、周口后,走北线经淮河、洪泽湖、京杭大运河可抵达连云港等大型海港,走南线经江淮运河、长江可达上海、南通等大型海港,实现与海运的无缝连接。
平顶山港
在平顶山西部有一个不和中心城区相连的市辖区
河南省平顶山市有4个辖区,分别是卫东区,新华区,湛河区和石龙区,其中那个石东区并不和其他三个区相连接。市中心的人想去石龙区,还要经过宝丰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处伏牛山系外方山东麓浅山丘陵地带、韩梁煤田腹地,全区总面积60.6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总人口6.1万。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
石龙区
当时地质团队在平顶山煤田附近发现矿区的时候是包括两大矿区,韩梁矿区和平顶山矿区。后来以韩梁矿区的腹地为基础,建立了平顶山西区。后来又撤销了西区重属卫东区和新华区管辖,后来又经历了三撤和二建,国务院在1997年正式同意平顶山市设立石龙区。现在平顶山市石龙区的人均gdp非常高,可以在全省排到前列。而石龙区也曾经被誉为“中原小香港”。
平顶山石龙区地图
平顶山的普铁火车归武汉铁路局管辖
因为当时的华中地区的湖北省急需煤矿资源进行发展,而从平顶山运输出去的煤炭,往往在漯河路口附近产生积压,同时豫南六市和湖北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于是后来为了方便协调和运输,将平顶山市的火车划归武汉铁路局管辖。
武汉铁路局平顶山站
平顶山市是中国第一个行政特区
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平顶山煤炭资源丰富且在国家工业战略布局中有重要地位,1964年3月平顶山特区成立。当时国家高度重视能源工业的发展,设立特区是为了便于集中力量开发当地的煤炭等资源,进行专门的工业建设和管理。它享受特殊的政策支持,在行政管理、资源调配等方面都有相对独立的权限,这一特区形式有效推动了平顶山地区的煤炭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国家能源供应等作出巨大贡献,后来在1968年3月平顶山特区被撤销。其主要体制就是煤炭部领导为主,河南省领导为辅的特殊行政体制。
平顶山特区
您还知道哪些冷知识呢?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