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宾: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出生年份:1965年;祖籍: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大学母校:华南理工大学;曾任:南昌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学衔:教授
朱卫丰: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出生年份:1969年;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大学母校:江西中医药大学;曾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学衔:教授;学位:博士
章德林: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出生年份:1971年;祖籍:江西省抚州市;大学母校:南京中医药大学;曾任:江西中医大学计划财务处处长;学位:博士
刘潜: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出生年份:1971年;大学母校:重庆医科大学;曾任:赣南医科大学副校长;学衔:二级教授;学位:医学博士
邹健生: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出生年份:1965年;祖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学母校:江西大学;曾任:江西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处长
陈焕文: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出生年份:1971年;祖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大学母校:赣南师范大学;曾任: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学衔:教授;学位:博士
朱根华: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出生年份:1978年;大学母校: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曾任:江西中医药大学统战部部长
严小军: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出生年份:1974年;曾任: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学衔:副教授;学位:博士
周志刚: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委委员、副校长;出生年份:1971年;大学母校:江西中医药大学;学衔:教授;学位:医学博士
在江西省南昌市,这座历史悠久、活力四射的城市里,藏着一所特别的学府。它既有岁月的沉淀,又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它深沉内敛,却又轻盈灵动。这所学校,就是江西中医药大学,一个肩负着中医药教育重任,同时在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大放异彩的地方。走进江西中医药大学,就像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医书,每一页都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与未来的憧憬。
江西中医药大学,大家习惯叫它“江中医”。这所学校的诞生,可是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呢。时间要追溯到上世纪中叶,那时候国家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1959年,“江中医”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成为了江西省最早成立的五所省属本科院校之一。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如今它已发展成为拥有湾里、阳明、抚生三个校区,总面积近两千余亩的综合性高等学府。这三个校区就像三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南昌这座英雄城的怀抱中,熠熠生辉。
说起“江中医”的历史,那可真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1年创办的江西药科学校和1953年的江西中医进修学校。这两所学校就像两颗小小的火种,孕育了后来枝繁叶茂的“江中医”。1959年,江西中医学院正式成立,那时候的它就像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满怀激情与梦想,踏上了中医药教育的征途。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到了2013年,学校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这个新名字不仅见证了它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历程,更预示着它将在中医药领域开启新的篇章,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江中医”这个名字不仅响亮,而且它的教育教学体系也是一流的,让人不得不佩服它的深厚底蕴。在这里,学士、硕士、博士的培养体系一应俱全,就像是一个中医药教育的“全家桶”,无论你想要什么口味的学术大餐,这里都能满足你。更厉害的是,学校还设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这些平台就像是专门为那些想要在中医药领域深耕细作的学子们打造的“修炼圣地”。如果你足够优秀,还有机会获得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甚至直接踏入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的快车道,让你的学术之路畅通无阻,一路高歌猛进。
说到学科设置,“江中医”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学校设有18个教育教学机构,提供了3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些专业就像是一个个中医药教育的“万花筒”,让你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发现新的惊喜和可能。而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这些数字背后,是“江中医”对学术严谨与深度的执着追求,也是它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负责和担当。
当然啦,好马还需配好鞍,优秀的教育体系自然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在“江中医”,有着一支由1257位专任教师组成的庞大队伍,他们中高级职称的占比高达48.4%,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更是占据了88.83%的席位。这些老师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教学经验丰富,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学生们提供了最坚实的学术支撑。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拥有一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国家教学名师等顶尖人才,他们就像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江中医”的学术天空,也为学生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
在学科建设上,“江中医”更是成绩斐然,让人赞叹不已。学校拥有3个江西省一流学科,1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这些学科就像是一面面旗帜,引领着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方向。而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药理学与毒理学更是跻身ESI全球前5‰的行列,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江中医”在中医药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体现了它与国际接轨的视野和胸怀。此外,针灸推拿、中药制药、中药炮制等学科在国内更是独领风骚,无人能敌。这些成就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江中医”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他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结果。
“江中医”不仅注重学术研究,更在产学研结合上大放异彩。学校创建并发展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中集团,这个集团就像是一个中医药现代化的“样板间”,展示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无限可能。累计为全国30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研发中药及相关产品70余个,这些数字背后,是“江中医”对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不懈探索与实践。同时,学校还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招收留学生博士研究生,甚至在多个国家开办中医中心或热敏灸分院,让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推广走上了快车道。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江中医”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除了这些硬实力,“江中医”还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双惟育人”。这一理念就像一股清新的风,吹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它强调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让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等,这些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连续四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这些荣誉是对“江中医”教育教学成果的最好证明。而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国医大师洪广祥、全国名中医范崔生等众多知名校友,更是“江中医”育人理念的生动写照,他们用自己的成功经历,激励着更多的学子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